项目为王 产业为先

发布机构:汝州市人民政府->汝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 2024-01-15 浏览次数:

产业强则经济强,项目兴则产业兴。

产业是发展之基,项目是硬核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一方面,一个项目可以带动形成一个产业,一批项目能够集聚成一个产业集群,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甚至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产业兴旺发达、具有比较优势,又能产生“洼地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相关项目落地集聚,不仅利于节省资源、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塑造区位品牌、形成区域优势,从而使项目产生“1+1>2”的效益。

当前,各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发生显著变化,更加注重项目的旗帜性、引领性、龙头性,以更大格局谋项目,以更高眼界引项目,通过同类项目集聚、壮大体量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化发展,通过上下游关联、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链条式推进。近年来,我市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聚力打造中国尼龙城、中原电气城、绿色食品城,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文旅康养基地、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推动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实现了由资源型城市向制造业城市、由“煤城”向“美城”的华丽蝶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

准确把握、深刻理解省委、市委“项目为王”部署要求,就要牢牢抓住做强做大产业这个关键,坚持产业为先,把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统筹谋划上用心、在精准招商上用力、在改革创新上用功,全面推动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推动项目建设大发展、产业转型大提速。

以统筹谋划蓄动力。统筹是一种战略思想,也是一种执政智慧。高质量转型发展需要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要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传统产业延长链条、提质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大改造”,让“老树开新花”,做强优势主导产业。要抓好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大力推进以绿色为底色、以数字经济为特征、以拉动全产业链为牵引的新基建,积极开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四大新兴产业,驶向经济蓝海。要抓好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综合考虑优势产业领域和国家对未来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优中培精、有中育新、新中求变、无中生有,加大新兴技术投资研发,以超前眼光做好颠覆性、变革性产业的谋篇布局,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以精准招商强引力。项目建设不是筐,决不能“剜到筐里就是菜”,一哄而上而不加筛选。要谋划准,坚持精准方略,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聘请“外脑外力”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深度分析自身当前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理清产业发展脉络和路径,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要方向准,坚持准入标准,持续深化“四张图谱”“四个拜访”,把选择项目的重点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双创”成果转化和“专精特新”企业扶持上来,优选项目、精选项目,锻长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要破题准,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聚焦“三城三基地”集群引进,突出“一县一主业”及板块和产业链承接,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制造业企业对接,从县域经济“三起来”破题,做好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大文章。

以改革创新增活力。改革是发展活力之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发展,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搬走“绊脚石”、打破“旋转门”、打通“肠梗阻”,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用最优质的环境吸引企业、用最高效的效率服务企业,让项目落地快、建设快、见效快。要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全力融入国家战略和洛阳都市圈,把开放口岸、平台、通道等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以开放汇聚先进生产要素、以开放开拓高质量转型发展空间。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培育,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缺什么补什么,同时抓大不放小,既激发大院大所大企业的内生动力,又大力开展“双创”活动,培育高潜质、成长型中小微企业,让大中小企业动力强劲、活力迸发。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谋起来、动起来、干起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做好“产业为先”文章,平顶山经济发展的航船定能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