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发布日期
  • 2021-10-08
  • 主题分类
  • 公开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河南汝州:返乡青年的“金叶致富经”

发布机构: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10-08 浏览次数:

“咱们再加把劲儿,趁天晴,争取再打两三炕烟,天气预报说下个星期都有雨。”寻声望去,烟田间一位高高瘦瘦、皮肤黝黑的年轻小伙子,正是这百亩烟方的主人毕麟锋。

子承父业  回乡创业

毕麟锋,1988年出生于汝州市焦村镇靳村,别他看年纪小,却是有着七、八年烟叶种植经验的“铁杆烟农”。

“小时候父亲就会带上我到烟田,除草、施肥、浇烟,尤其是浇烟费工,墒好还行,遇到天旱,拉水、担水,费时、费力,而且农忙时正好放暑假,全家齐上阵,采烟、编杆、看炕,连和小伙伴玩的时间都没有。”毕麟锋不禁感慨道。

中专毕业后,毕麟锋和大多数人年轻人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两三年下来也没攒下多少钱。眼看到了成家的年纪,手里没积蓄,家人和毕麟锋犯了难。

2013年底,汝州烟草公司为优化种植布局,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技术,鼓励有知识、会经营的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种烟。

“要不回家试试,有家里种烟的基础,我种烟不一定比别人差。”说干就干,毕麟锋当即辞去了外出打工的工作,在父亲的帮助下,承包20余亩土地,向烟草公司提交了申请,开始了回乡创业之路。

小试牛刀 大胆尝试

俗话说:“勤种是烟,懒种是草。”为了种好烟,他积极向父亲、烟站技术员请教种烟技术要领,买资料、上网收集种烟知识,购置中耕机、三轮车……小试牛刀的第一年,他的20余亩烟叶纯收入4万多元,尝到了种烟甜头,更加坚定了他种烟的决心。

作为种烟的新生代,烟技员推广运用新技术,他总是第一个大胆尝试:“头一年种烟我就在烟技员的指导下采用‘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种出来的烟株抗逆能力强,而且烟叶品质好,单产高。还有‘水肥一体化—小滴灌’技术,电闸一开,肥到田,烟叶柔软、落黄好,提钾降氯更方便,光这一项人工每年就能省万把块。”

2018年,汝州烟草公司推广“采烤一体化”技术,一开始大部分烟农在“专业队”是不是“自己人”上犯了嘀咕,毕麟锋却信心满满:“按这样算下来,这成本、损耗能降不少,收益能提高不少呢。”就这样,在段村烟站网格职工的指导下,他组建了自己的采烤一体化专业队,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亩产收益也提高了200元,带动一大批烟农加入了“采烤一体化”的阵营。

今年,在镇政府和烟草公司帮助下,毕麟锋积极流转土地,不断扩大规模,从张村的20余亩,到靳村的50亩、60亩,再到近年来的一百多亩,创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致富之路  越趟越宽

提起种烟,毕麟锋依然信心满满。“现在,种烟比以前轻松多了,中耕有机械,浇烟、增肥有滴灌,病虫害防治有无人机,烟叶采收烘烤有专业队……特别是这几年机耕、铺滴灌、增施钾肥都有补贴,农药还免费供应,我们往外掏的钱越来越少了,钱包越来越鼓了”毕麟锋高兴地说道。

问起今后的打算时,他踌躇满志:“听说今年的电烤房炕烟省钱省力,烘烤质量好,我也打算申请把燃煤烤房改造成电能烤房。另外,这片烟方该倒茬了,这两天还要多看地、找地,听说周边有“烟薯”套种、地头种植花生技术,想再找技术员请教请教,把烟地充分利用起来,谁也不嫌钱多。”

如今,毕麟锋已成为焦村镇小有名气的“新型职业烟农”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农忙时回乡务农,闲时回城里享受生活,相比外出打工的人,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家人、孩子。

昔日打工人,今天烟老板,种烟不仅实现他的创业梦,更改善了他的家庭生活,毕麟锋由衷地感叹:“是‘黄金叶’把我带上了创业路,敲开了致富门,种烟这条路我是走定了!” (郭振华  冯毅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