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发布日期
  • 2022-03-28
  • 主题分类
  • 公开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云南“特产”被汝州这村引入,并成为当地人致富的法宝

发布机构: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 2022-03-28 浏览次数: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红菇、益肾菇,富含蛋白质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有广泛的食疗价值,具有抗癌、预防“三高”的作用。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野生的赤松茸对于气候、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一般生长在无污染、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近年来,经过人工培育,在云南省的曲靖、普洱等地开始大面积推广,3年前引入汝州。

“这两天天冷,赤松茸长得有点慢,前几天天气暖和,一天可以摘2000多斤,一斤批发价7元左右。经过半年的摸索,我们已经掌握了赤松茸的管理技术,往后会生长得越来越好!”3月21日下午,正在大棚里与村民一道采摘赤松茸的汝州市焦村镇邢村党支部书记宋建召高兴地说道。

他面前的架子上,由玉米秸秆和桑枝碎料混合搅拌的培菌田里,密密麻麻的赤松茸,手指头粗细的白色菌体顶着一个灰褐色的菌帽,宛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出淡淡的甜香。种植户焦红超轻轻挑选着长成的赤松茸,一边和采摘的其他村民说笑着,“直径达到35毫米的是一级菇,30毫米的是二级菇。这两天因为天气原因,一天摘一次,天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摘三四次,这是细致活,必须及时采摘,不能让它疯长。”

记者看到,每座大棚形成地上和架上三层立体种植模式,每层由黄土、菌料和粉碎的玉米秸秆组成,厚度达四、五十公分。“这13座大棚是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建设的,分属邢村、水沟两个村,原先是准备发展香菇种植的,后来经过多方考察,决定从鲁山引进效益更高的赤松茸种植。由汝州市九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承包经营,每个大棚每年给村集体缴纳租金3000元,达到个人和村集体双增收。”宋建召介绍说。

汝州市九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涛告诉记者,每座大棚的菌种、菌料投入在1.5万元左右。去年10月撒上菌种后,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当年11月就收获了第一批赤松茸。今年春节过后,随着天气转暖,赤松茸开始进入盛产期,按目前的产量估算,每个大棚的年产量预计在5000公斤左右。由于在赤松茸的营养料中添加了桑枝碎料,生产的赤松茸营养价值更高,目前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市场批发价在每市斤7元以上,每座大棚的预计净收益在1万元以上。为了发展好赤松茸产业,该公司已经申请注册商标。
  在该生产基地的东侧一块桑田里,该村还开展了桑田间种赤松茸试验。“桑蚕养殖一般在每年的5月到10月,其它时间桑田都在闲置,我们利用闲置期在桑田搞赤松茸种植,这一批菌种已撒上8天了,现在已经发菌丝了,初步试验成功。下一步将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村1200亩桑田逐步推广,这样每亩桑田可以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整个焦村镇有6000亩桑田,未来发展赤松茸种前景看好。”宋建召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