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这日一大早,汝州市临汝镇东马庄村2组的村民马占群,带着30多名村民赶在太阳出东山前来到了地里,“这两天气温高,白天干活怕乡亲们中暑,趁着天凉快,赶快去干两三个小时。”马占群说着就准备下地。 在村子西南侧的田地,长得快到人腰部的秋玉米,其间那些绿油油贴着地长的植物,就是马占群种植的何首乌,“2018年,我们仨伙计了解到安徽亳州是全国知名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后,就一起去那里参观考察,发现何首乌很适合我们村的土质,回来后就流转了300多亩地种何首乌,前前后后投进去120多万元了。”马占群说。 这些看着能在坡地上蔓延生长的何首乌,真正种植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何首乌有三不种:盐碱地不种、水淹地不种、土层浅不种。 马占群说:“每年冬季至次年立春前种植,每亩地3600株以上,每年除三次草、施两次肥,要施低氮高钾高磷的复合肥,而且施肥除草只能靠人工操作。” 尽管在亳州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培训,但实践中的揣摩和把握更为重要。为此,马占群在田间管理上倾注了百倍的心血和汗水,几乎天天泡在种植基地。尤其是春节后、三伏天的除草关键期和4月至6月的施肥关键期,马占群和雇来的数十名村民天天早出晚归,精心侍弄着300多亩何首乌。 俗话说“天道酬勤”,在马占群的精心管理下,何首乌生长在地底下的“娇疙瘩”也没有辜负他的厚爱,“我前几天扒开看了看,一个个长得像红薯一样,有拳头那么大了,每个有一二斤吧,按这样的长势,还是很喜人的,今年冬天会有好收成。” 站在绿意盎然的何首乌地里,“正常情况下,每亩地可以产何首乌3吨左右,现在市场价每公斤6元,这样算的话,一亩地的毛收入就是1.5万元以上,除去地里的人工成本和各种开支,每亩地的净收益应该在1万元左右。”马占群笑着说,“现在市场上何首乌很紧俏,我们这300多亩和人家都签订有回收合同,将来按市场价收购,所以还得把它管理好,才能有好回报。” 持续的夏雨过后,天气刚刚转为多云,汝州市临汝镇东马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战民已经来到村子南侧的大田里查看玉米长势,“昨天夜里电闪雷鸣,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多亏玉米还没有那么高,否则非刮倒不可,这雨对于缓解旱情还是大有帮助的。” 眼下,马战民种植的大田已发展到800多亩,优质玉米、小麦轮作的种植模式给了他不错的收益。 “咱们村一半是山坡地,一半是平地。前些年附近有煤矿、石料厂、石灰厂等企业,最近几年这些企业大都被关停了,村民们很多都出去打工了,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在勉强管理耕地,耕地撂荒的现象也较多,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萌生了把村民这些管理不到位的耕地流转过来的想法。”马战民说。2021年,马战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量种大田的事儿,很快得到了大伙的一致同意,于是,村“两委”成员几乎都成了种地的股东。 俗话说“好事多磨”,种了一年,股东都快退完了,“种地投资大风险也大,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再加上水利条件也不是太好,第一年赔了之后,大家没有了投资的兴趣,到最后只剩下我们两个股东了。”马战民显得有些无奈。 不服输的马战民和另外一位股东选择继续留在庄稼地里打拼,并投入60多万元购买了玉米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播种机、装载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对机井的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提升改造。 “种植大田作物,只要肥力、水利跟上,不出现极端恶劣天气,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马战民算了一笔账,“正常情况下,小麦的亩产量可以达800斤以上,玉米的亩产量可以达1000斤以上,800多亩地一年可产粮食150万斤,一亩地每年的净收益在400元左右。” 发展粮食作物规模种植,不仅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同时也让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实现了灵活就业。67岁的村民马建须一直跟着马战民从事田间管理,“庄稼活对咱农民来说轻车熟路,只要不怕出力,打药、除草、浇地,都能干动,我一年能在地里干小半年,也能领到1万多元的工资,年龄大了,就这知足了。”马建须满意地说。 种粮种出经验的马战民,又瞄上了经济作物,“咱们村有些地平展、水利条件好,可以种粮食,山坡地可以发展谷子、高粱等耐旱的经济作物,村民马占群正在发展何首乌种植,如果行,我也想试一试。”登上新购进的农机,马战民笑着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