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rzsrmzf-00000-2024-00002
  • 发布日期
  • 2024-02-20
  • 主题分类
  • 公开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市民政局:兜底务实解民忧用心用力总关情

发布机构:汝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4-02-20 浏览次数: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2023年,市民政局以扎实、务实、朴实的作风,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多举措将为民情怀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临时救助,及时纾困解难。为妥善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市民政局不断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积极为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2023年11月,家住蟒川镇的困难群众李华溢(化名),驾驶农用三轮车时由于刹车失灵而翻车,导致其本人重伤、随行两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李华溢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但巨额的手术费以及对死亡人员丧葬费的赔偿,让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蟒川镇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向市民政局汇报,民政局党组启动临时救助一事一议绿色通道,审批通过最大救助金额,用“温情”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扩围增效,兜牢救助底线。“我和妻子二人靠种地、打零工来养活家中的两位老人和3个未成年的孩子,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平淡温馨。”夏店镇上鲁村村民张贵礼(化名)介绍说。2023年7月底,张贵礼家中因液化气泄漏自燃,导致其妻子张梅花(化名)及3个孩子严重烧伤,后经医生多次抢救,终于把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可是短短几天,手术费就掏光了张贵礼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让其负债累累,后期还需高额的治疗费。正在张贵礼焦头烂额时,市民政局社工入户走访进入了他家,了解其情况后,立即上报市民政局。民政局获悉情况后,按照“特事特办,先行纳入”的原则,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核程序,及时将张贵礼一家5口纳入了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同时还为他申请办理了3000元临时救助金。为做好此项工作,市民政局积极落实有关低保扩围增效的要求,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全面摸排困难人群,定期比对、全面排查未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三类人口”,及时将排查出的初步符合救助条件对象,录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开展信息比对,依据比对反馈结果和入户调查情况综合评估,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全部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常态监测,主动让政策找人。在社会救助工作上,不断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大数据监测+铁脚板走访”作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线上通过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及时掌握因病、因残、因学等生活遇困人员,线下通过党群连心工程、社区网格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深入对低保家庭、重病家庭、残疾居民家庭、失独家庭、高龄独居老人、重点监测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开展巡访探访,及时掌握群众情况,解决群众困难,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并加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服务,通过开展结对关爱帮扶行动,联系结对帮扶责任对象,为其送去棉被、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让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多方协同,完善社会救助格局。该局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实施民政、医保、残联、人社、公安等部门的数据互通共享机制,推进部门之间信息数据对接,做到重点信息每月一比对,常规信息与平台全对接,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常态监测。重点关注重病、重残、脱贫监测户等困难人群的比对监测,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提高救助时效性。市慈善总会每年会投入资金用于慈善扶贫、解困、助残、助学等救助工作,同时号召并引导社会组织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初步形成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临时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强化宣传,加强救助队伍培训。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制作社会救助政策二维码,在各乡镇(街道)、村(居)宣传栏、党群服务中心广泛张贴,让老百姓扫一扫即可详细了解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服务相关办事指引、办理事项清单,提高救助政策知晓率。为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经办能力,市民政局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定期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会”,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业务水平。

“市民政局将进一步聚焦困难群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力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真正把民政工作当成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谈及2024年的民政救助工作,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邢胜军信心满满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