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域旅游的“示范样本”,汝州旅游将迎来大发展!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0-09-07 浏览次数:

浅秋的古城汝州,景色宜人。

但更为迷人的是,有这样一组数据值得点赞:2019年,全市旅游人数、收入分别达到483.18万人次、7.84亿元,同比增长15.93%、26.05%。

数字生硬,但愿景美好。在5月11日河南省文化旅游大会上,通报表彰了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文化旅游先进企业。其中,汝州市荣获“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全省10个获此殊荣的县(市、区)之一,平顶山市唯一。

瓷魁之乡,曲剧故里,温泉神汤,风穴古寺,绝妙怪坡……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汝州全域旅游,迎来了大机遇和大挑战。

面对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我市旅游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六型”城市的总体目标,以“一河两翼三镇五宝”为依托,以旅游标准化示范市为基础,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三个小镇”(汝瓷小镇、温泉小镇、云禅小镇)建设为抓手,发挥支点带动作用,打造汝州旅游的品牌形象,同时以品牌旅游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汝州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华丽转身。

建设全时全域大美景区

中原大地的县市区,不乏好风景,但能自信地把整个市做成一个景区的,汝州是其中之一。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直管试点县(市)、对外开放重点市、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全国第一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市和河南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林业生态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旅游标准化创建试点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市、扶贫开发移民搬迁试点市、农业综合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等荣誉称号。

汝州市是一座天生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汝州市南依伏牛,北靠嵩箕,中贯汝水,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山河格局。诱人的山川胜境、湖光水色和灿烂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以及独特的演化历史、地质遗迹,丰富的矿产资源、庞大的工业园区,共同构成了汝州市的旅游元素。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实施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显示,汝州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852个,涉及8个主类29个亚类107个基本类型。其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主类均有。全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250个,其中5级7个,4级43个,3级200个,以人文、历史、建筑、文物类旅游资源为主。

近年来,汝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以建设山水宜居绿城为目标,超前谋划,全力提升,先后引进了78个文旅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300多亿元。投资近60亿元,新增绿化面积70万亩、城市水域面积9600多亩。短短几年间,汝州快速发展为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实现了汝州从“半城煤灰半城土”的资源型城市到“宜居宜游宜业”旅游型城市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统筹下从“突围到领跑”的“生态转型发展之路”。

汝州市把旅游业作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城市提质、景城融合、转型发展、全域统筹”工作思路,高标准编制完成《汝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城乡旅游景区线路、精品线路5条,建成旅游集散中心1处、游客服务中心1处,建成现代化旅游公厕100余座。打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监控指挥中心,实现重点景区免费Wi-Fi、4G信号、视频监控、网上支付及语音讲解全覆盖。促进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先后培育了士博生态园等十几家农业采摘园;对城市进行景区化打造,城市中央公园、汝河沙滩公园等成功创建国家A级景区;以汝瓷小镇、弘宝汝瓷文化园、九峰山景区为平台,打造并推广汝瓷创意研修体验游、现代汝瓷研学游、九峰山研学基地。

近年来,汝州市旅游围绕山水宜居绿城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将汝州旅游资源更好地推介出去,让更多人认识汝州、走进汝州、爱上汝州。

发展留住乡愁旅游业态

“这里的每一个老物件都有我的一段回忆,是永远无法抹去的。”

在把自己四十多件老物件捐给了王湾民俗村后,王光明表示,现在经常有朋友或者周围村庄的村民慕名而来,看到有这么多人喜欢这些老物件,他非常高兴。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喜欢老物件的人能和自己交流沟通,让王湾这个民俗经济体更加完善。

王光明是王湾村一位普通的村民。

自从他知道政府要在自己的小山村要建民俗文化村时,他非常开心,因为他是一位普通的民间文保人,他对乡野阡陌的文物古迹了如指掌,始终把收集那些散落在乡野里的小文物视为己任。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27.jpg

王湾村是汝州市陵头镇段子铺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古村落建筑和基本架构保存完好,多为土坯墙体,斜顶瓦房的独特建筑形式。它融汇了北方民居的硬朗和南方民居的灵秀,成为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的代表地,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游玩。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28.jpg

今年以来,汝州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山水宜居王湾”为指导思想,决心把王湾打造集餐饮、住宿、垂钓、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经济体,让王湾成为全市第一个“前院后窑”的民俗经济体。项目建成后,年营业收入可达300万元,实现净利润50万元,可吸纳周边100余群众就业,优先使用当地贫困户,增加其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可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很大带动作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政策指引下,我们村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以景区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发展支撑景区提升,实现了村庄环境与经济发展双提升。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观光游客10余万人,先后被评为平顶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汝州市人居环境示范村、一星级文明村。年营业收入可达300万元,实现企业、村集体、群众的三方共赢。”说起目前喜人的发展态势,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登科喜上眉梢。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29.jpg

王湾村正在打造采用村集体入股分红,由企业经营的形式管理集体经济项目,该项目由汝州市鑫瑞沙石有限公司打造,是汝州市第一个“前院后窑”的特色民宿经济体,项目拟投资800万元,改建提升老旧宅院4套,改扩建窑洞16个,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新建仿古建筑500平方米;建设景观绿地1000平方米;建设观景台2个;配套相应基础设施,打造集餐饮、住宿、垂钓、野外自助烧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经济体。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31.jpg

以全域旅游统领“百城提质”,带动了城市形象添光增彩。汝州市中心城区新建31个停车场、新增8354个停车位,新建63个公园游园、125座公厕、16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180公里长的健康步道。中心城区北汝河、洗耳河、广成河3条城市生态景观内河正式贯通,4个超千亩公园建成开放,3万亩花海环抱城市,成为全省百城提质学习标杆。

以全域旅游统领生态建设,带动了乡村整体焕绿新生。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样本”

“3个月后,牛角岭火车旅馆、鲁山阿婆寨景区、九峰山景区将贯通,形成一个旅游带。木厂村位于这三个景区的中心地点,从村干部到村民都非常期待这3条道路尽快建成,对我们村将来发展民宿等产业,肯定有很大作用。”今年5月26日,在蟒川镇木厂村南侧的施工现场,村党支部书记丁冬冬望着轰鸣作业的施工机械,憧憬地说道。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32.jpg

如今,他的憧憬已变成现实。

蟒川镇牛角岭村属深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粮食基本属于望天收,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72人,是河南省深度贫困村。

汝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驻该村结对帮扶以来,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将抓党建工作与抓脱贫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支持和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形成了“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群众富家业”的良好局面。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33.jpg

经过近几年的精准帮扶和人居环境治理,牛角岭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民俗体验”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牛角岭村森林公园为核心,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的旅游景观,建设观景平台2个,铺设上山步道216阶,配套建设停车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旅游提供完备的设施保障。

该村铺设了户户通道路11400平方米,建设了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游园、公厕、垃圾池、文化舞台、篮球场等设施;新打193米深水井一眼,铺设管道3000米,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枣树、石榴树、红叶石楠等,美化村容村貌;结合牛角岭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将两节废旧火车车厢改造成特色火车旅馆,吸引了众多游客。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34.jpg

“火车旅馆餐厅的食材大部分来自村民种养的绿色产品,解决了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农特产品的销路问题。牛角岭村现已成为本地农家游的新景点。”牛角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鹏浩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南部山区的开发力度,向山区特色旅游服务转型,增加南部山区的竞争力,带动餐饮业和民宿产业发展,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自己种植、养殖、加工的土特产,增加家庭收入,把南部山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让南山的明天更加美好,为全市脱贫攻坚事业大步跨越作出新贡献。”该镇党委书记平向阳表示。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35.jpg

汝州市以党建统领全域旅游,带动了旅游产业全面提速。各景区也同时成立党支部,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全域旅游组织体系。使全域旅游变成汝州改革创新发展、资源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和动能。

全域旅游带动了1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000多人脱贫。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形成了近悦远来的良好态势。

以全域旅游统领产业转型,带动了产业升级提效。按照“筑巢引凤”的思路,依托产业集聚区,坚持“园中园”模式,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温泉特色商业区、科教园区、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机绣纺织、汽车装备、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一大批新兴主导产业正在健康成长。

如今,汝州已是“绿廊相连、水网相通、文脉相续、城园相融”。在这片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大地上,正上演着党建统领、文旅为魂、城市转型、产业升级以及区域价值重塑的精彩故事。

一条全域旅游创建引领全国百强县成长的脉络清晰可见,带动汝州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必将成为全国县域城市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示范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