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施工现场
运送拔出的槽型钢板桩
吊运直径1.4米的涵管
清理年久失修渠段
认真施工
4月9日,汝州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在接受河南日报农村版采访时说,幸福渠灌区灌溉供水及节水设施改造项目建设实施后,能恢复灌溉面积2.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3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按每亩年均增产粮食150公斤计算,本次改造后灌区可增产粮食840万公斤。
资料表明,幸福渠灌区始建于195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汝州市最早兴建的一条引汝河水的万亩自流灌区。
4月2日,汝州市水利局、汝州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幸福渠停水通知,停水时间为4月3日24时至4月28日24时,共计25天。若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停水时间,将另行通知。
A 施工现场 忙而有序
打拔机舒展长臂,将一根根9米长的槽型钢板桩从靠近路边的回填处拔起,尚未回填处可以看到直径1.4米的涵管,在3.6米深的管沟里被阳光映照得闪闪发亮。
4月8日上午9时许,汝州市幸福渠灌区灌溉供水及节水设施改造项目二标段,河南三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王东辉说,槽型钢板桩是用来确保施工安全的,可以防止路边开掘处出现塌方现象,一共打了300多米长。
现场西边,两台挖掘机竞相挥着铲斗,将泥土一铲铲转往高处。再向西,紧邻碧波荡漾的东湖岸边,工人们指挥挖掘机,进行取水井桩基础施工。
同一时间,该项目一标段骑岭街道安洼村,挖掘机轰鸣着把渠底和两侧损毁的水泥层铲起,转运到路上的货车上。放眼向东边,工人们正忙着加高幸福渠渠墙。据介绍,工程完工后,渠水将在二标段的东湖汇集,通过地埋涵管向下游自流,灌溉润泽沿线乡镇(街道)的农田。据介绍,三标段和四标段两个标段已完成回填。
B 灌区现状 年久失修
汝州市发展改革委提供的资料表明,幸福渠灌区始建于195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汝州市最早兴建的一条引汝河水的万亩自流灌区。渠首位于汝州市庙下镇杜庄自然村西一公里处的红岩潭,途经庙下镇、骑岭街道、煤山街道、洗耳河街道的14个行政村抵达城区,尾水泄入城区的洗耳河。
现状:幸福渠渠首闸位于北汝河左岸、宁洛高速公路桥下游约40米处,主要引主河槽流量,引水保证率较低。由于无法保证引水流量,幸福渠渠首闸先后三次向上游改址重建。幸福渠原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但目前的情况是,枯水期引水保证率低,干支渠老化破损严重,部分支渠已被完全掩埋,有效灌溉面积基本可忽略不计。
据介绍,2016年,汝州市借助幸福渠综合治理及向阳路工程PPP项目,新建了幸福渠渠首橡胶坝工程,解决了水源问题,同时新建了洗耳河至中央公园的暗涵,将幸福渠原末端与中央公园进行了连通,也为后期幸福渠灌区的东延伸提供了可靠水源。但由于资金有限,幸福渠支渠未进行改造,仅有周边少量农田从幸福渠干渠自行抽水灌溉,幸福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仍可忽略不计。
C 未来展望 建设“四型”现代化灌区
据介绍,幸福渠灌区灌溉供水及节水设施改造项目建设,是在现有灌区工程的基础上,经对干支渠防渗衬砌,对澭水段进行改造,对渠系建筑物及附属小型建筑物除险、加固、更新改造以后,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项目实施后,可恢复灌溉面积2.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3万亩。
由于灌溉条件改善,用水量减少,用电量也相应降低,节约了成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改善耕作条件,减少田间劳动强度和时间,节省大量劳动力。
汝州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说,幸福渠灌区灌溉供水及节水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为实现灌排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挥灌区改善乡村生活质量、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重服务功能,奠定了基础。幸福渠灌区将力求建成节水、生态、智慧、人文“四型”现代化灌区,实现水更清、渠更畅、景更美、业更旺、民更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