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4年7月15日至9月3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汝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进行了三资专项巡察,11月7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向汝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
汝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巡察整改工作要求,坚持把“三资”专项巡察整改作为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实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举措推进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巡察问题反馈会结束后,局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逐条对照巡察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30项,细化措施30条,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单台账,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包片督办、责任科室限时销号”的工作闭环。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整改落实。针对巡察反馈的“三资”管理漏洞,局党组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巡察反馈的30项问题已整改完成,整改完成率达100%。
二、集中整改落实情况
(一)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差距
1.研究部署走形式。
一是未召开专题会议。
整改情况:督促乡镇街道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确保各级干部深刻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杜绝形式主义,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追究责任,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效。
二是部署研究不具体。
整改情况:督促乡镇街道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制定详细、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组,对整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2.持续整改效果差。
一是边改边犯。
整改情况:通过组织培训,召开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思想教育,提升“三资”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督导指导,与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结合,联合开展督导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乡镇街道进行整改,确保不再出现同类问题。
二是未整改。
整改情况:成立“三资”专项巡察督导指导组,由科级干部带队,分区域对全市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细致梳理汝州市委巡察办巡察反馈问题,督促乡镇街道进行整改,全面提升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有短板
1.学习贯彻不扎实
一是未开展专题学习。
整改情况:督促乡镇街道,定期召开专题会,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学习上级党委关于三资领域的部署,确保全面准确理解精神实质。
二是学习贯彻滞后。
整改情况:加强学习教育,完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决策部署及时准确传达,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组织乡镇街道定期开展“三资”管理专项学习,学习最新“三资”管理制度和文件,并出台“三资”管理制度。
三是贯彻落实有偏差。
整改情况:督促乡镇制订“三资”管理制度,并举一反三,对21个乡镇制度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落实制度不严肃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
整改情况:提升乡镇街道对“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督促乡镇街道以党(工)委文件形式印发“三资”管理制度,下发到所辖村(社区)开展学习贯彻。
二是制度制定不科学。
整改情况:一是联合财政局、审计局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财务公开等相关制度,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的审批和使用;二是加强乡镇街道的制度管理,指导乡镇街道科学制定“三资”管理制度,并统一上报至农业农村局备案。
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
整改情况:开展指导和检查定期对乡、村两级“三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对不规范情况责令整改。
(三)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存在廉政风险
1.资金管理不合规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财务审核把关。严格把控,逐一核实每笔支出的票据,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对于发现的白条列支情况,及时退回并要求整改;二是加强“四议两公开”程序培训。组织乡镇街道、村“两委”干部参加“四议两公开”程序培训,详细讲解“四议两公开”的具体流程、操作要点和重要意义,要求村组干部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
2.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
一是资产、资源掌握不清。
整改情况: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对辖区内村级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排,村支书要掌握村级资产、资源、资金和各类集体经济合同真实情况,对于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等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移交纪委监委。
二是项目资产登记不及时、不全面。
整改情况:全面清查村集体资产、资源,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督促乡镇街道将资产、资源统一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立统一信息数据库,并动态管理,确保信息及时更新准确。
三是资产处置不规范。
整改情况:制定《汝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制度》,规范村级资产的资产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和处置。
四是集体项目闲置。
整改情况:对村级资产项目进行梳理,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产资源。
3.合同管理不到位
一是未建立合同管理台账。
整改情况:开展合同梳理与清查,全面梳理清查现有合同,建立合同管理台账,将村集体经济合同全部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管理。
二是合同签订要素不全。
整改情况:对合同主要条款缺失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签订补充协议、修订完善有关条款或重新签订合同等方式进行规范。
三是超长期合同。
整改情况:对农村集体“三资”合同订立的期限超过法定期限的,通过双方协商、修改期限或者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对合同进行规范,协商不成的,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
四是超低价合同。
整改情况:对价款过低,严重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利益的合同,协商提高价款,不能达成一致的,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
五是超前签订合同。
整改情况: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租赁方沟通,重新签订合同,协商不成的,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
(四)履职尽责不到位
1.机制运行不畅。
一是牵总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情况: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系统”,与财政局“谐农三资”系统及乡村振兴资金进行有效衔接,使用“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记账。二是及时对“三资”中心及财政所负责同志传达收益分配办法,让相关人员掌握最新政策。
三是工作调整不及时。
整改情况:积极与乡镇街道沟通对接,明确乡镇街道“三资”分管领导,理顺管理机制。
2.主体责任扛得不牢。
一是执行力不强。
整改情况:加强安排部署,与财政局、审计局联合开展督查指导和业务培训,提高各级“三资”管理部门思想重视程度,结合“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用信息系统”,建立“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指数”,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
二是人员配备不足。
整改情况:督促乡镇街道加强重视,充实乡、村两级“三资”管理队伍,稳定财会人员,确保工作实效。
三是培训质效不高。
整改情况:制定村(社区)集体“三资”培训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对全市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队伍。
3.监督力度不够。
一是内部审计监督乏力。
整改情况:按照《中共汝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汝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汝州市2023-2025年度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计划和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汝农领办〔2023〕4号)文件要求,三年内将全市459个行政村全部审计一遍,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总结工作经验,努力实现村财管理合规、合法、合理的统一。
二是“以案促改”不深入。
整改情况:根据“三资”专项巡察反馈的有关问题,督促乡镇街道通报相关案件,深入开展“三资”管理领域以案促改工作。
三是财务公开弱化。
整改情况:督促乡、村两级严格按照《中共汝州市委办公室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党组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汝办〔2020〕10号)文件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公开村级财务,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相关部门,对村级财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群众知晓率等问题将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四是监委会监督形式化。
整改情况:充分发挥监委会职能,加强村监委会人员业务培训,让监委会人员认识到自身担负的职责和任务,增强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党务、村务、财务公示公开情况、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跟进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18625367962;电子邮箱ruzhounongjingzhan@163.com。
中共汝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