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明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24-11-14 浏览次数:

朱万明(1891−1958) 小名朱金堂,汝州市杨楼镇郑铁炉村人,河南曲剧主要创始人之一。其父亲擅演“海参戏”,也会拉弦伴奏,为清末郑铁炉一带有名的艺人。朱万明受父亲感染,耳濡目染,自幼爱拉爱唱。成年后,他平时在家里玩曲子,农闲时和玩友外出应酬。后来,他们创造性地把“唱曲”与“踩高跷”结合起来,形成了“高跷曲子”,自称“玩友”。

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朱万明、关遇龙带领着临汝县的曲子社——“同乐社”到登封县颍阳街北六里许的李洼村演出。一同去的有许雷、卢天德(艺名老面堆)、王立(艺名木匠立)、陈玉宝、陈白娃(坠胡手)等16人。正演出时,天降春雨,地上泥泞,无法踩高跷,被迫停演。由于他们戏玩得好,群众急着想看,便请他们登台演出。起初他们并不答应,怕落个“戏子”的名声传到家乡被人耻笑。但是群众要求迫切,一再央求,再不答应就对不起观众了。于是大家经过再三商议,一致同意登台演出。好在此处远在异乡,只要大家守口如瓶,不至于传到家乡去。又怕谁嘴快透出消息,还共同焚香起誓,互相赌了咒,这才用当时的太平车当戏台,连演了三天。“玩友”们扔掉了高跷,手脚得到了解放,演起来灵巧自如,演出引起轰动,好评如潮,一时四方观众云集。颍阳登台之事后来还是被传了出去,朱万明的“同乐社”返汝不久,便有人邀请他们登台唱曲子,他们从此就公然登台演出,汝州曲剧从此诞生,从而很快发展为河南曲剧。

朱万明酷爱曲子戏,会拉爱唱,一生致力于河南曲剧(曲剧、汝州曲子戏)唱腔的研究和改革。他收集大量的民歌小调,从民歌小调中汲取营养,融汇于曲剧音乐唱腔中,形成了曲剧特有的小调艺术风格。自1916年起,朱先后改革了曲剧曲牌〔银扭丝〕〔阳调〕〔满舟〕,创造了〔小汉江〕〔书韵〕〔慢垛〕等曲牌,重新设计了〔曲子十八板〕,并对伴奏乐器进行改革,革新了曲子戏的主弦——曲胡。原来的曲剧只有软场(丝弦)伴奏,没有打击乐,他演出实践中增加了打击乐。他对曲剧音乐的改革和整合,为河南曲剧(汝州曲子戏)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万明一直在陕西渭南和西安一带从事曲剧演出活动。1956年河南省举办首届戏曲观摩会演,鉴于朱万明对曲剧发展的杰出贡献和他在戏剧界的崇高声望,河南省有关单位发函邀请他回河南参加观摩会演,但西安方面不放人。河南省第二次去信,申明朱万明回豫参加观摩会演的重要性。西安方面感到事关重大,这才同意朱万明返回河南。当时7000人的大会开了40天,基本荟萃了河南省各个剧种的精英。观摩演出大会上,朱万明与陈素真、常香玉、朱六来并列,被授予戏剧艺术家最高奖——荣誉奖。

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主要贡献有四项: (一)带头把高跷戏搬上了高台,形成了高台曲,也叫汝州曲子戏,系河南曲剧的前身;(二)对曲剧音乐进行创新和改革。他对曲剧曲牌〔阳调〕〔银扭丝〕〔剪剪花〕〔满舟〕〔大汉江〕〔哭书韵〕等进行整合和改良,重新结构了《十八板》。有一次,他在外地演出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妇人在新坟头上哭,听起来如哭如诉,哽咽有致,非常好听,就根据小妇人哭腔的旋律和韵味,创作了一个曲剧曲牌〔小汉江〕;在黄河北演出回来,坐在船上,船来回摆动游荡,创造了曲牌〔慢垛〕 (又称〔慢舵〕),被广为传播;(三)对曲剧主奏乐器进行改造。起初曲胡是在三弦的基础上改成,琴筒的一头是用桐木薄板粘上去的。后来朱万明用猪尿脬代替了桐木板。有一天,村里有人剥长虫(蛇),人家把蛇肉拿走了,把蛇皮扔在了一边。朱万明发现蛇皮薄而且又有弹性,就试着用蛇皮张到了琴筒一头,晾干后一拉,声音特别好听,又有韵味,故一直用到当今;(四)把锣鼓经引入曲剧。曲剧初期的伴奏乐器主要是丝弦,没有打击乐。朱万明带领的曲子社在安徽界首与另一个剧团对戏演出,见对方只有打击乐而没有丝弦,打击乐很热闹,观众越围越多,而朱万明的剧团前人却很少,于是朱万明临时也加上了打击乐,此后锣鼓经就成为曲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朱万明到陕西省渭南曲剧团工作,后调入洛阳曲剧团。1958年农历八月十五,朱万明由洛阳返家团圆过中秋节,到家后患吐血症,没有再回洛阳,一直在家养病,农历十一月初七逝世,享年68岁。

注:摘自《汝州曲剧志》 汝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