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汝帖的内容与价值
作为古代名帖之一,《汝帖》可谓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按中国书法史的发展顺序,以史籀、金、篆、隶、楷、行、草编次,其内容囊括了皇颉、竹林七贤、历代帝王、书法能匠之法书。其十之二三取自《绛》《淳》《泉》诸帖中之最优者,同时还保留部分传世孤本。第一卷为三代金石文8种;第二卷为秦汉三国刻书15种;第三卷为晋宋齐梁陈王朝帝王书30行;第四卷为魏晋9人书48行;第五卷为晋江三家《十七帖》48行;第六卷为二王帖并《洛神赋》;第七卷为南朝10臣书;第八卷为北朝胡晋12人书;第九卷为唐三朝帝后4人书;第十卷为唐欧、虞、褚、薛书;第十一卷为唐六臣书;第十二卷为唐讫五代诸国7人书206字。主要包括:夏、商、周铜器款;史籀之大篆;岐阳石鼓文;巫咸朝那诅楚文;秦刻芝罘;隶书始祖程邈的隶字;三国时诸葛亮、梁鹄等人书法作品;晋武帝司马炎、宋明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五朝帝王书;竹林七贤、王羲之父子三人书;南朝十臣书,北朝胡晋十二人书;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唐帝后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贺知章、颜真卿、柳公权等十臣书;唐至五代韩愈、裴休、杨凝式、南唐后主李煜、吴越王钱俶七人书等。《汝帖》共保留两首孤本诗,分别是南唐后主李煜草书五言和吴越王钱俶七言绝句,钱俶诗作全佚,仅存此一首,载《全唐诗》卷八,题为《宫中作》,题明引自《汝帖》。清代增刻第十三、十四两卷,为范承祖等人购汝帖说记诗和题跋,此帖伪书较多,但宋代官私诸帖中,原石比较完整的唯独此帖,加之帖中篆、隶、草诸体兼备,镌刻亦饶古致,仍为人们所珍重。
《汝帖》每帖字数不一,最多的字数达213字,最少仅4字,真草隶篆无所不备,书风迥异,各有千秋。先秦金文体势多纵,浑朴豪放,醇厚圆润、自然至妙;石鼓文雄强浑厚,体象卓然,殊今异古、天真奇采;小篆线条圆匀,其势飞腾,形态端严,方圆绝妙;汉隶浑厚质朴,端庄遒劲,气势宏大,仪态万千;章草结体独立,字画波磔,笔意奔放,古逸高深;行书奇纵变幻,刚柔潇洒,笔法精妙,神采照人;草书悬针垂露,书法纵逸,势若飞动,多呈天趣。其风格各异、各领风骚,既是中国文字发展史又是书法艺术陈列馆,圆满展示了华夏的艺术文化。
与《淳化阁帖》《绛帖》《泉州帖》等以研习书法为目的的法帖不同,王寀的《汝帖》蕴涵着一位大儒的文化理想。他把《汝帖》称为“笔史”,他要像孔子写《春秋》、司马迁作《史记》一样,用书法史来“正名于治乱之际,明君子小人之分”。《汝帖》的镌刻不是单调平庸的精雕细琢,而是内力充沛,神采飞动。清代诗人孙灏在《汝帖》诗中写道: “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松煤拓纸岁万本,官司厌苦征求纷。楼瓦飘零碑坠地,过眼烟云等闲弃。谁从灰烬拾遗珍,石烂犹存古文字。”曾任河南巡抚的清代碑刻学家毕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为“真宋室之鸿宝也”。明末清初大家王铎对《汝帖》题跋曰: “再观此帖,喜意发扬。真乃稀世之宝,超迈无伦。”《汝帖》的刻制与传世,在书法史、政治史、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汝帖》当时已有相当地位,经金、元两朝对汉文化的摧残后,明清时期更是流传全国,争相翻刻引用。据《洞天请录集》中记载: “今会稽以《汝帖》重刻,谓之《兰亭帖》”;元朝刘有定注《衍极》一书,曾借用《汝帖》中的诸葛武侯书;张天如编《王右军集》也采用了《汝帖》中的《二王帖》;河南省卫辉比干丞相墓上的铜盘遗失,明万历中周思宸据《汝帖》中的《比干墓铜盘铭》重新刻制;河南省南阳东汉宗资墓前的石兽前膊上有“天禄辟邪”四字,宋赵明诚《金石录》记载: “辟邪”二字不知失于何时,“天禄”近岁亦为村民所毁。后明代德中杨应奎取《汝帖》中字重刻于墓前石兽上。清代大书法家王铎曾说:“细观《兰亭序帖》皆本《汝帖》。”另外,在很多有关金石的专著中都有《汝帖》的详细记载和评论。如程南溪《南村帖考》、黄长睿的《法帖勘误》、岳珂的《宝真斋法书赞》以及《集古求真》《格古要论》 《宝刻丛编》等。由此可见《汝帖》保存流传之久,影响之大。
清代诗人孙灏在《汝帖》诗中写道:“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松煤拓纸岁万本,官司厌苦征求纷。楼瓦飘零碑坠地,过眼烟云等闲弃。谁从灰烬拾遗珍,石烂犹存古文字。” 《汝帖》800年流转的命运尽在其中。
故宫博物院所存《汝帖》原石宋代拓片出自辽宁,据考证是徽钦二帝被掳北方时,从宋朝皇宫中流出的。
《汝帖》因刻于汝州,故名《汝帖》,为古代碑帖珍品,明清时代曾驰名华夏,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中国四大名帖,被誉为“宋室鸿宝”。《汝帖》为国家三级文物,传世刻石现存汝瓷博物馆。
《汝帖》为北宋大观三年(1109),由汝州知州王寀收集自夏商至五代的金石铭文及各名家法书,汇集而成的丛帖。帖石为12方,分12卷,帖尾有王寀跋语(已佚),落款署名“大观三年八月上丁,敷阳王寀记”。《汝帖》历代均有增补和修葺,内容包括诗跋、目录等,并且每刻后都有汝州府官印为记。《汝帖》每卷首均刊目录,卷末刻帖的数目,帖有目录者在宋刻中极为罕见。
宋《汝帖》刻成之后,当初镶嵌在汝州官衙“坐啸堂”的墙壁上,后移至唐宋名楼汝州北城门附近的望嵩楼上,当时已经转变成一种公共财富。明末战乱,望嵩楼楼焚碑残,《汝帖》碑刻弃于马厩。顺治七年(1650),巡道范承祖重新修整一新,并加跋2刻,总共14块碑刻,重新收藏于衙门,安置在西园存古轩中。道光十八年(1838),州守白明义见所存碑文漫漶难识,又自洛阳购得《汝帖》宋时原拓一部,重摹诸石,范承祖所作跋已佚,白明义又加上序、跋和目录,并加盖汝州官印为记,碑刻变成了20方,仍藏存古轩中。社会动荡之中,碑刻屡有散失。1947年临汝县解放,州衙被毁,碑帖流落民间。
1949年后,时任临汝县文化馆馆长张久益等人多方收集,在火神庙街一群众家门口找到第一方《汝帖》刻石,当时这户人家把它丢在门口当石凳坐。1963年,县公安局在拆房时发现了一方《汝帖》残碑,移送至文化馆。在之后的四五年时间内,找到了10方碑刻,至1966年共计收集到18方《汝帖》碑刻。“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久益馆长将收集到的大部分碑刻砌在墙内,再外敷灰浆,或者把碑刻埋在深挖的土坑内,《汝帖》碑刻方得以保存。1983年以后,县文化馆又从开封博物馆复制了两方,至此囊括宋以前数千年书法的20方《汝帖》碑刻109帖终于补齐。1984年,20方刻石移至汝州文庙,归汝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1983年以后,20方石碑109帖的《汝帖》迁入文庙内,它囊括了宋以前数千年的书法。汝州市文化界人士共同努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措——《续汝帖》。筛选宋以来千年杰出书家68人的代表作品,再刻制80方碑帖,使《汝帖》总数达到100方。2006年7月,80方碑帖刻石工作已完成。
注:摘自《汝州市文物志》汝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办公室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