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行寺塔​

类型:古建筑

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唐、宋

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513175502.jpg

法行寺塔是一座建筑雄伟,外形柔和美观,内部结构独特的唐宋时期砖塔。法行寺塔坐北朝南,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20.87米。塔基平面近正方形,塔身正南面辟一圆券门,顶端仍残留三层方形叠涩檐砖,为唐代砖塔特有的建筑风格。塔身上部为八角形密檐叠涩九层,雄伟挺拔,造型奇特,呈优美的抛物线形,体现出宋、金砖塔的建筑风格。法行寺塔集两三个朝代建筑工艺于一体的特殊风格,为研究我国唐、宋、金时期的建筑学、力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63年6月30日,法行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汝  州  法  行  寺  塔

法行寺塔为长方形密檐式砖塔,外形略呈抛物线形。但明显可以看出,塔上下两部分风格很不相同,好像是后代在重修时对原塔样式做了较大的改动。该塔下面呈方柱体,上为九层八角形涩檐,每层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龛。顶部于塔刹座上立宝珠形铜座;塔身南壁辟圆券门,门内设方形塔心室,可达第二层;室顶用迭涩砖层砌,造型奇特。据文物专家称,该塔建于唐代,九层迭涩密檐颇具宋、金特点,似为宋、金时加筑,但塔身的壁面砖虽经多次抽换,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风格。

该塔供奉有三皇姑。传说上古时期,汝州有蛟龙作祟,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铁链把蛟龙锁了起来,并挖一深井,因于其中,井口上压一巨石,锁链系于石上,在上边建宝塔一座镇压,使其永远不得出世。一般来说,风水塔于宋以后才出现,如果此塔是唐代,当与风水关系不大,也许是后代附会了这样一个传说。

从塔处于法行寺内看,此塔与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应该为佛塔,位置又处于寺内,极有可能初建时为舍利塔。估计是后来随着宗教的融合,人们对于佛、道也分不太清,后来某个时期,该寺又可能为道教所占,于是塔的佛教功能逐渐变为道教功能,同时也夸大了塔的作用,逐渐附会了该塔的镇妖驱魔的作用,从而有了这样的传说。

据资料记载,法行寺原名法华寺,北魏所建,后历代整修。史书载:“宝志,齐梁高僧,世称宝公或志公,金城朱氏子,先在汝州,曾传法华经。名其寺曰 ‘法华寺’ 。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曾至法华寺与志公讲道⋯⋯”岁月沧桑,星移斗转,法华寺昔日盛景只能在故事中找寻,留下的只有法行寺塔和字迹依稀可辨的6块清代石碑。其中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法行寺塔碑记载:“法行寺即古之法华寺也,梁武帝时有志公⋯⋯自范公至今有八百余年,中间修补者屡矣⋯⋯”

1945年汝州沦于日寇铁蹄下,日本人要拆掉这座塔,但听老百姓说,如果拆了塔,蛟龙就会出来作恶,蛟龙到哪里,水就到哪里,蛟龙跳多高,水“就涨”多高,日本人信佛才没敢把塔拆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寺院被拆,独存寺塔及几块石碑。破“四旧”时,有人来到这里破坏了院里的房舍物什,当他们要对这座塔动手时,闻讯赶来的群众主动保护,才使这座塔再一次免去一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