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冬春交替之际,天气总是反复无常,乍暖乍寒。如果人体正气不足就易受外界风、寒、湿等邪气侵袭。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等。所以有句老话“春捂秋冻”此时更应注意加强关节部位的保暖,避免诱发、加重风湿痹痛。关节病中类风湿关节炎的致残率最高,但人们很难第一时间想到它。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首次就诊去风湿免疫科的人不到三成,不少人确诊时已伴随明显关节损伤。
1、手指关节最先受累3年内关节破坏达70%。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可达数周到数月不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其是 30~50 岁的女性。
发病初期,可出现单一或多个关节僵硬、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主要累及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呈对称性分布、按压后疼痛更明显等特点。除了双手小关节外,部分患者累及颞颌关节,表现为咀嚼疼痛、张口受限,少数患者也出现肘、肩、膝、踝等大关节受累。
手指关节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先累及,也是最常出现致残的部位。可出现尺侧偏斜、腕关节半脱位、天鹅颈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特征性关节畸形。关节畸形不仅会使关节活动受限,难以完成精细动作,还可以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给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发病初期 2~3 年的致残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3 年内关节破坏达 70%。因此及早、联合应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药物,控制病变进展十分关键。如若出现乏力、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等,需要及时去风湿免疫内科就医。
2、尽早检验是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无法根治,早发现是请及早开展治疗的前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且持续超过6周,建议尽快就诊排查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如果每日晨僵持续 1 小时以上(超过6周);3 个或 3 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肿胀,至少 6 周;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超过 6 周;对称性关节炎,同时累及左右两侧相同的关节区(不要求绝对对称),超过 6 周。
1、如何诊断?抗环瓜胺酸肽抗体的检测。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针对体内突变的环瓜氨酸所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抗CCP抗体是由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B淋巴细胞自发分泌的,而其他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B淋巴细胞并不自发分泌抗CCP抗体。是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指标之一,在关节炎早期或者症状不是很明显时,该抗体对于诊断有很大帮助。
2、有哪些情况需要检测ccp?
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还没有出现关节症状之前的数年,即可出现该抗体阳性的结果,而且该抗体阳性与病变的进展有明显关系。
因此,如果出现关节的疼痛、关节的肿胀,尤其是出现像手指、手腕关节的肿痛,且伴随晨僵的现象,骨质疏松、多关节受累、关节畸形、关节不适及其他类风湿相关症状时就需要特别注意了,请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并进行干预治疗。
有相关检查需要的请到:
汝州市人民医院门诊二楼肾病风湿免疫科或者门诊三楼骨科就诊,开具检查结果!
推荐联合检测项目:血常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其他自身免疫类抗体测定等
采血时间:10点半前
报告时间:上午11点半
采血时间:10点半后
报告时间:次日上午11点半
注意事项:
1、一般要求空腹抽取静脉血,因此禁忌饮食后检测,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2、抗环瓜胺酸肽抗体测定(CCP)在检验模块—化学发光进行医嘱申请。
咨询电话:检验科—6038513
3、规范治疗是核心
一旦确诊,患者应尽早应用抗风湿药物、规范治疗,这是控制病变进展、降低致残率的关键。改善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早期达标,尤其是头 2 年最为关键,错过及时治疗,预后会受到严重影响。确诊后半年内,最好每月复诊,有利于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病情平稳后,建议每 3~6个 月复诊,监测病情活动及药物副作用。
如果炎症急性发作,患者应多卧床休息,减少关节负重及活动;到了缓解期,应逐步下床活动,加强关节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变形。一旦出现发热、纳差、恶心呕吐、关节肿痛加重、咳嗽喘气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好立即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遵医嘱治疗外,战胜类风湿的另一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应尽早戒烟、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牙周病、依从性差、感冒等会加速类风湿的进展和致残。应适当锻炼,均衡丰富,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谷类、鱼等食物,少吃肥肉、油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