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dyz-00000-2023-00001
  • 发布日期
  • 2023-12-18
  • 主题分类
  • 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大峪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

发布机构:汝州市人民政府->大峪镇 发布时间: 2023-12-1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峪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生态强镇、文旅名镇、康养小镇”建设目标,抢抓经济发展,优化社会治理,夯实民生保障,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科学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抓项目,促转型,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服务企业、招引项目上攻坚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劲动能。一是企业发展量质齐升。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扶持优质企业。新增5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新进规上工业企业1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我镇被评为2022年度规上工业企业入库先进乡镇,袁窑村、十岭村被评为服务企业发展先进村。二是项目招引推进有力。坚持“项目为王”,优化要素保障,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引进总投资7.52亿元的姚电临汝新能源100MW风电项目,正在建设中;新招引云上隐筑·白水泉民宿项目和大峪湾生态驿站两个亿元以上文旅项目,目前两个项目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新招引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及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项目,目前可行性规划已编制完毕,相关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三是经济指标稳中有进。截至11月底,全镇财政收入完成885.7万元,同比增长4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亿元,占总目标任务的128.2%;招商引资完成6.2亿元,占总目标任务的216.78%;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86亿元,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6.1%,分别占总目标任务的101.6%和101.9%,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主要指标基本实现和超越全年目标任务。

二、抓产业,突特色,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在特色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上不断突破。一是特色产业逐步壮大。积极培育“一村一品”,建设袁窑村“古堡之约”、十岭村“田园蜜语”和刘何村“果色蔬香”三个五星工坊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推进24个村特色产业发展,制定了乡村振兴种植业“191”产业发展规划,我镇被评为2022年度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先进乡镇。目前,十岭村“田园蜜语”五星工坊已发展蜜蜂养殖220箱,花椒种植500余亩,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9万元,建成花椒深加工项目1个,共收购花椒6万斤,涉及种植户200余户,在今年花椒价格偏低的情况下,保证了种植户每亩收益不低于1800元,村集体收入预计达50余万元,十岭村被评为2022年度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刘何村“果色蔬香”五星工坊以河南农大、河南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为支撑,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120万元,建成温室大棚6座,发展水果番茄、高山蔬菜育种、七七朝天椒等特色种植,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目前秋季番茄及草莓已种植,预计全年收入可达到26万元。同时,各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下焦集体种植高淀粉红薯80余亩,预估产量20余万斤;田窑、范庄发展连翘产业,共试种160余亩;范庄、十岭、刘何百余亩蔬菜育种已签约,计划来年开春试种,预计每亩收益3000余元,大峪镇新的农业产业格局逐步打开。二是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锚定“生态强镇、文旅名镇、康养小镇”发展目标,积极融入汝州市“6+1”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全力打造沿靳马线旅游风光带。推动河南省首批五星民宿云堡妙境建设,并顺利通过全国甲级民宿初验;推进国家级科普基地弘宝汝瓷文化园4A级景区建设,带动“文旅+研学”发展;擦亮红叶节、杏花节品牌,成功举办第十届杏花旅游文化节、第五届红叶节和第三届冰雪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会活动,全力提升大峪文旅品牌,带动“文旅+生态”发展;推动同丰抗日县政府和豫西抗日纪念馆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带动“文旅+红色”发展,“文旅+”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截至11月底,云堡妙境项目累计接待游客2.9万人次,周末及节假日客房平均入住率达80%,旅游收入达到380万元,与2021年相比旅游综合收入大幅上升,以袁窑村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为载体的云堡妙境三期项目年内将启动建设。在汝州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上,大峪镇就文旅文创工作进行了典型发言。

三、抓统筹,优环境,乡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大生态治理、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描绘新时代更加美好的大峪画卷。一是生态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巡河率达到100%,全镇污水处理率达到46%以上,“一网两长”巡查率100%,高标准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大气、水、土壤、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占用林地占补平衡造林项目,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今年春季完成造林2600亩。二是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不断推进。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要求,高标准制定创建实施方案,高质量谋划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及产业发展等5大项16个细化工程,采用周督查、月调度、季观摩,红黄榜、晒实绩、党员联户、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压茬推进创建工作。2023年上半年全市人居环境观摩评比中取得小组第一的良好成绩。10月中旬,王永记市长一行莅汝调研“和美乡村”建设,对我镇“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省级文明村镇成功创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坚持利民惠民导向,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镇逐步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扎实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今年共评选出大峪镇最美人物56名。通过三年的接续努力,今年5月份,我镇成功创建为河南省文明村镇。

四、抓服务,优基础,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兜底保障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新增返乡创业421人;深入推进惠民政策“一卡通”,社保发卡率达100%,社会保险参保率90%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长期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累计发放城乡低保12433人次、262.0753万元,特困供养1698人次、120.4986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452人次、43.552万元。社会保障、城乡低保、社会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优抚对象、长寿老人、低保补贴、特困群体应保尽保。二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突出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5月份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集中排查走访,对全镇201个村民组6405户24184人进行全面排查。共开发弱劳动力公益性岗位 270个,为困难群众增收113.4万元;办理小额信贷309户,户贷率达到36%;争取项目资金357万元,完成八个村硬化道路28930.26平方米,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2个。三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加快推进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广“网上办理”,设置“有诉即办”窗口,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共办理各类事项5600余件,网上办理审批2628件。按照省定标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镇文化站及24个行政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24个村文化舞台,送戏60场。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政务服务便民热线80余件、网络舆情7件、政府公文办理120余份,并持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五、抓源头,除隐患,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底线思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整治,累计完成自然资源土地动态巡查300余次,完成上级下发至我镇的各类图斑整治任务344宗。常态化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源头管控工作,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原则,认真落实“五包”责任制,建立专题排查台账,不断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九小”场所沿街门店消防安全治理、燃气安全综合整治、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等专项行动,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90余次,共检查非煤矿山企业、加油站、学校、卫生院、敬老院、超市、沿街门店等“九小场所”437家,发现问题隐患162余条并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制定完善《大峪镇防汛应急预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排查整改隐患2个,开展集中培训2次,组织应急演练25次,调整充实镇村290人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加快推进大峪镇平安建设和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六位一体”标准建设综合治理中心,科学设置“四区一室”,组建一支50人的队伍,承担辖区12个领域综合执法工作,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工作理念还不够创新,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够快,特色产业优势还不够突出,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优势举措还不够多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措施,全力加以解决,必须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种植业“191”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转移就业人数不低于2466人,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粮食产量稳定在8000吨以上。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拓展提升党群服务中心“7+N”服务功能,以“五星工坊”建设为抓手,发展壮大富民产业,谋划实施中草药种植、饮片加工及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项目,坚持一村一品,壮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规模,“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达到2个以上。

(二)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积极融入汝州市“6+1”文旅融合发展体系,抢抓文旅产业新风口,全方位丰富“文旅+”旅游新业态,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以上。推动云堡妙境全国甲级民宿创建,加快推进云上隐筑·白水泉民宿项目和大峪湾生态驿站项目建设,办好杏花节、红叶节和冰雪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会,坚持“强点、优线、扩面”,加强宣传推介,构建文旅融合业态新谱系,全力打造沿靳马线旅游风光带。高质量推进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充分整合同丰村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纪念馆、班庄村豫西抗日纪念馆、弘宝汝瓷研学馆等红色资源,开发红色研学路线,提升“行走大峪·读懂历史”文化品牌。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全域生态文明水平。强化黄涧河流域生态保护,深入落实河长制,统筹“四水同治”,常态化“清四乱”,创建“幸福河湖”。健全黄涧河防汛应急体系,推动做好黄涧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高质量推进全域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高标准开展国土绿化,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今年完成营造林3000亩。加强矿山尾矿治理修复,推动绿色矿山创建走在全市前列。

(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树牢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源头治理,推进“四治融合”,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开展“三零”平安创建活动,创建“六位一体”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峪。

(五)倾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围绕全生命周期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扎实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儿童关爱保护、残疾人补贴、社会救助、城乡低保等按政策落实到位。坚持民生所需就是发展所向,着眼促进共同富裕,完善就业、公共服务等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办好千家万户的民生事;对群众通过网络、“民呼必应”等渠道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积极解决,特别是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要多加关注,用心用情去做,让人民群众生活有保障、日子有奔头。

下一步,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破解改革创新中的瓶颈制约、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不断开创大峪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我市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活力之城贡献更多大峪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