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税收收入2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00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7%左右,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000万元,农民人均所得达到15000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9200吨,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大户带动,规划300亩、200亩、50亩以上连片烟方20个,种植烟叶5250亩,推动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依托蚕桑创业示范园、桑果蜂创业示范园、士博生态园现代农业示范园、蓝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桑蚕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立足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仓储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暨食用菌生产,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就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做优品质、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大力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标准化生产,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打造集种养加工、林果经济、观光农业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农业科技园区,积极搭建产业科技成果及特色农产品展示平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镇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二)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脱贫户“四个不摘”政策,切实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监测帮扶“五个一”机制,做好监测预警,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加快推进产业多元化、现代化、科技化项目规划,积极申报实施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镇村发展基础支撑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稳固增加群众收入。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异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力度,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扩大脱贫攻坚战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聚力打造田园小镇。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着力打造更多“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桑果蜂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推进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鼓励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建设。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为依托,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聚力打造企业品牌和生态旅游观光亮点。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特色民宿,建设一批集生态体验、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四)持续改善镇村面貌。推动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区教育、医疗、文化、通信、交通、供电、供气、供排水等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区承载能力。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亮化绿化美化等工作,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加强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拆除违章建筑、残垣断壁、“危旧房”“空心房”,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和利用工作。推进落实主街道治理“街长制”和门前保洁“五包责任制”,引导群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大力营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做好扬尘、秸秆等污染源防控工作,着力控制污染源头。加强辖区矿产资源保护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确保辖区非法开采发现一起,组织查处一起,恢复治理一起;做好辖区矿山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成修复治理任务。严格落实“四水同治”、河长制工作要求,切实履行乡村两级河长巡河、河湖“清四乱”、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等工作职责,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土壤污染预防措施,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来源,确保全镇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空气清新。
(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村级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民呼必应”接诉即办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提高基层信访工作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优化镇域治安环境。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