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平顶山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
地址:汝州市丹阳中路268号 邮编:467599
网站标识码:4104820001
豫公网安备 41910302000101号
豫ICP备12009804号-1
洗耳河派出所地处汝州市老城,涵盖老城区繁华地段、城郊接合部及周边农村,治安环境较为复杂。近日来,洗耳河派出所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坚持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置”这一工作原则,全面落实“主动创稳”和“派出所主防”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两队一室”改革优势,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化解矛盾纠纷162起,以主动担当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全力决胜本年度矛盾纠纷摸排化解收官战。
一、以防为要 提升源头管控能力
洗耳河派出所以做实做细做精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为抓手,通过110接警、情报信息预警、入户走访等方式,将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贯穿日常警务工作始终,准确把握辖区深层次、内幕性纠纷隐患,同时积极会同街镇、村社等基层组织,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特别对家庭、婚恋、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应排尽排”,定期开展动态分析研判挂图作战,及时感知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线索,并根据矛盾纠纷复杂程度、影响范围、危害等级,由社区民警、分管副所长、所长分级负责,进一步夯实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阵地作用,推动预防警务走深走实,实现“靠前一步,主动摸排”的预防机制,有效将矛盾纠纷防范在萌芽阶段消除在苗头状态。
二、滴管施策 提升纠纷化解实效
组建“3+1+N”调解员队伍,积极探索学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法,按照一般矛盾“主动解”,复杂矛盾“联动解”,重点矛盾“配合解”的矛盾纠纷分类处置机制,“滴管”施策。对于辖区内产生的小微矛盾纠纷,实行民警与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共同组织就地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防范在最小状态,对较难的矛盾纠纷,积极协调社区、街道、民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多元化解模式,达到矛盾化解最佳效果,同时根据矛盾纠纷性质特点不同,主动协助主管部门对重复杂纠纷“专业调”,有效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效率,达到矛盾纠纷化解最佳效果,实现被动应付转为主动解决。
比如近期,上河村张某和李某两户居民因出路问题多次发生纠纷,村委多次调解无果,社区民警走访过程中发现该情况后立即介入调解,多次调解无果后上报综合指挥室,经分析研判将该矛盾纠纷列为“重点类”矛盾纠纷,由所长带队,联合村委会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社会法庭工作人员等人共同到场进行调解。当事人双方各执己见,争吵不断,调解工作几度陷入僵局。经深入分析研究,弄清根源,针对性析理释法,多次进行耐心劝导,最终成功化解该起邻里纠纷。
三、事后回访 扎紧纠纷处置闭环
洗耳河派出所秉承对每一起矛盾纠纷秉持“管到底、管到位”理念,紧盯矛盾纠纷跟踪回访工作,定期对已化解和未化解的矛盾纠纷适时开展回访,通过对当事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反常、对调解程序的意见和建议、有无新的矛盾纠纷苗头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矛盾纠纷后续最新动态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预防工作,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复,进一步巩固调解成果,做到案结事了,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处置闭环。
四、普法宣传 切实营造良好氛围
始终把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关键环节,围绕矛盾纠纷的危害、个人如何预防矛盾纠纷、发生矛盾纠纷该怎么办、调解矛盾纠纷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充分发动辅警、村委会干部、社区警务团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以“沿街普法、入户讲法”的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民警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进行以案释法,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有纠纷不冲动,有纠纷先冷静,有纠纷找片警”的“三有”思想,进一步巩固群众法治意识,筑牢矛盾纠纷前沿主阵地,逐步在辖区内养成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习惯,从根源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现代化警务共同体。
下一步,汝州市公安局将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工作思路,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为全面推进平安汝州建设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