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我国义务教育总体设计规划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道路上,对于暴露有抑郁症高危因素的特殊青少年人群进行早识别、早预防、早干预,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报告显示,10至1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单位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
导致青少年大范围遭受心理创伤的原因如下:
第一、现在外出务工家长较多,家庭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心理创伤甚至抑郁自杀的发生。各种不正常的家庭环境,比如隔代的溺爱,父母离婚率居高不下,家长教育方法粗暴简单等等,都导致青少年遭受心理创伤而引发心理疾病。
第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与唯分数论,导致青少年将学习成绩和生命意义的高度粘连,学习成绩已经成为衡量青少年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生命教育缺席、人生观教育匮乏,中华美德教育架空,没有真切地铸造青少年的灵魂信仰,导使青少年缺失对未来的憧憬和生命价值的意义。
第三、社会因素导致青少年心理缺失主要是网络的负面作用,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三观和心理健康,海量网络信息导致青少年学习与思维障碍,身不由己地沉湎于虚拟网络世界,不与人交往,导致心理抑郁发生。
第四、心理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缺少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机制,心理援助、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等工作,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环境,使广大人名重视青少心理健康,关注青少成长。
2、可以根据情况设立5-6学校作为试点,对家长进行定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增强家庭教育法律意识,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
3、落实完善学校心理教育课程,教育部门牵头要求全市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
4、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全面发展。
5、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以减轻家庭就医负担。
6、加大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力度,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
7、进一步完善相关硬件建设,有专门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个性心理特征的动态进行健康测评,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进行有效跟踪,建立档案,进行长期跟踪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