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一头连着区域经济,一头连着企业生存与发展。创建一流的政务服务水平,才能实现一流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打造高效“服”企的政务环境,公共服务满意度,我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层面,出台政策都具有针对性,体现出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我国各地方政府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都持续优化,不断涌现出拥有地方特色的亮点,推动了我国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
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加快我市融入“一带一路”、推进沿边开发开放和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整体步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国家、省委相关文件精神,不断研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紧跟新形势、新标准提升工作要求。2023年4月3日,汝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汝州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从土地支持、税费支持、财政支持、“一企一策”、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为到汝州投资兴业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这极大鼓舞了市场主体,有力推动了汝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担当作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性
2024年,世行将正式实施营商环境评估体系项目(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简称BEE),与以往营商环境项目专注监管不同的是,营商环境项目对监管、服务并重,这对未来优化营商环境来说,值得思考和学习。
深化治理在服务市场主体过程中的服务“推拖绕”、工作“庸懒散”、作风“贪腐奢”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干部担当作为,是推动各级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是助力营商环境实实在在的提档升级的根基。这些需要拿出“硬措施”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三、对当地营商环境优化的建议
十年前,我也是通过汝州市政府招商进来投资发展,这些年见证了汝州这片热土的高速发展,感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招商、亲商、安商上也都下足了功夫,从而不断地赢得了许多企业和人才在此扎根,与这片热土共同成长。但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为此就优化营商环境提点建议:
(一)要“胆大心细”去改革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人才就往哪走。以改革促优化,以创新促发展。企业经营等不起、慢不得、贵不行,紧扣水电气、资金、税费、土地、人才等企业生产要素,一条条大胆的举措,一项项刀刃向内的新政策,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契合实际,量身定制符合自身的、有特色的、优越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既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担当意识,要在“情况明、业务清”和不触碰法律法规底线的前提下去加大力度改革创新。
(二)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沟通
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增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要重视企业对我们的满意度评价,全程跟踪项目落地、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沟通多想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强化相关的服务举措。
(三)“硬措施”增强意识和责任感
为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以“硬措施”为抓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1)召开企业座谈会,以评促优。每季度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将企业提出的建议意见和存在的问题梳理汇总后建立责任落实清单,并制定措施及实施方案,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落实,通过“硬手段”不断优化提升营商“软环境”。
(2)建立帮扶企业制度。建立分管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以调研指导、现场会办等形式了解项目、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主动上门服务,大力宣传惠企政策措施,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开展情况、解决问题情况、取得实效等。
(3)构建联系服务机制。分管领导带领分管部门,定期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企业汇报并研究解决问题,坚持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关切的热点、堵点和痛点,收集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交办相关部门,限期办结,待相关部门办结后,通过开展“回头看”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落地落实。
(4)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政协、统战部、工商联等单位搭建集体沟通交流平台,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延伸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不定期收集企业的意见建议,精准对接做好企业服务。同时,组织企业参加银企交流活动,进行交流互动,为企业搭建金融服务桥梁,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以党员干部扎实的“干劲”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
总之,“成也营商环境、败也营商环境。”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前提下,营商环境显得更加重要,服务好项目、企业主体是重中之重。过往皆序幕,优化再出发。要及时对标,契合实际,持续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源源不断获取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营商元素。